上海市宝山区业余大学是上海北翼滨江新城——宝山区域内唯一一所公办成人高校。她与全市兄弟区办高校一起,转眼间,在成人高等教育战线上并肩奋战了几十个年头。多少个风雨春秋,历史见证了学校事业的高速发展和辉煌业绩。
宝山区业余大学位于宝山中心城区。她的前身是五十年代的原宝山县职工夜校,1978年4月,在宝山县教师进修学校设立上海电视大学宝山辅导站(1983年10月正式成立上海电视大学宝山分校);1981年,原吴淞区人民政府筹建区业余大学,初期学校仅有三名工作人员,一间借用的教室,挂靠兄弟业大——虹口区业余大学,招收机械专业一个班(七名学生),从此踏上成人高等教育的艰苦征程。1985年5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和教育部备案,正式建立吴淞区业余大学。1988年10月,原宝山县、吴淞区根据国务院撤二建一决定,建立新宝山区,原吴淞区业余大学、上海开大吴淞分校、原上海开大宝山县分校合并易名为宝山区业余大学、上海开大宝山分校。1999年7月,上海市教委同意在宝山区业余大学基础上试办宝山区社区学院(2000年4月经批准更名为上海行知学院)。学校实行二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现任校长孙鸿俊(兼任校党总支书记)。
学校校址为宝山区永乐路737号。占地面积2997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学校曾被评为国家级优秀考点、档案管理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花园单位,市教育系统再就业培训先进集体;先后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中央开大和上海市教委对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估验收。在宝山区教育工作会议上被确定为区域内各类教育121011发展工程的龙头。
宝山业大在办学实践中,励精图治、开拓进取,逐步形成独特办学特色。在按需办学、服务社会办学思想指导下,通过调研论证,结合宝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人才的需求,围绕上海成为四个中心和精钢宝山的区域特色,近年来先后开设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管理、机电一体化、行政管理等特色专业,全方位地满足了区域内机关、企事业、集团公司对用得上、留得住的当班人的需求。
学校强化课程建设,不断推进以理论结合实践为主导、课堂教学为主线、远程网上课堂为辅助、个别辅导为补充、使用电脑软件为抓手的教学改革。对学员学习难度较大、教材内容跟不上技术发展需要、教学内容偏理论等方面的课程,实行有针对性改革,受到学员欢迎;汇聚了学校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的一套具有一定指导作用的符合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的《教学改革集锦》得到同行的肯定和市级职成教研究专家的较高评价。